目前分類:棒壘教學 (2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1. 比賽場地
 比賽場地要空曠無阻,自本壘起至外野盡頭的距離,女子組至少80.77公尺,男子組至少91.44公尺。
 界外線與死球線之間的區域要有7.62~9.14公尺。

2. 雙色壘包(Double Base)
  一壘可用雙色壘包,材質相同,長76公分,寬38公分,厚度13公分。白色部份適用界內區,橙色部份適用界外區。雙色壘包使用規則如下:
  a. 擊出之球擊中白色壘包為界內球,擊中橙色壘包為界外球。
  b. 擊出內野球,產生一壘防守行為,擊跑員如果未使用橙色壘包,應判出局。
  c. 防守球員必須使用白色壘包,但比賽進行中,球落於一壘壘包的界外區時,防守球員及擊球跑壘員則均可使用兩壘包。
  d. 跑過一壘的擊跑員,回一壘後開始使用白色壘包。
  e. 擊球穿越內野或擊球到外野後,未能進佔二壘時,必須回來站在白色壘包上。
  f. 飛球接殺時的觸壘起跑行為,應使用白色壘包。
  g. 刺殺擊跑員行為演變為由界外區向界內區刺殺時,攻守雙方都可以使用雙色壘包任何部份。
  h 當跑壘員使用白色壘包以後,不可再用橙色壘包,違者出局。

3. 投球規定
 (1) 投球準備動作的靜止,要維持至少一秒,最多不超過十秒。
 (2) 投出之球前行的拋物曲線弧度,其頂點離地面應至少 1.82 公尺,至多不超過 3.65 公尺。
 (3) 捕手接到投出之球,要直接回傳投手。當三振出局或完成捕手刺殺動作時,才可以不直接回傳 。
  判決:捕手未直接回傳投手,壞球數加一球。
 (4) 只要不退出打擊順序或被裁判宣告違規投手,球員再回到投手位置次數是不被限制的。

4. 基本成員
 (1) 至少十位球員。
 (2) 使用增額球員(EP)時,至少十一位球員。
 (3) 要有上列基本成員,才可以開始或繼續比賽。
  判決:任何時候,因任何理由,比賽球員人數不足時,將被判「棄權比賽」。
 (4) 比賽中,凡登錄合格之球員,向主審裁判報准後,即可上場擔任替補球員。

5. 球員守備位置:
 按守備代號 1 至 10,分別為投手,捕手,一壘手,二壘手,三壘手,游擊手,外野手,中外野手,右外野手,自由手。
 除了上述十位守備員,可選擇多使用一位球員,這第十一位球員的職稱是「增額球員」(Extra Player),僅擔任攻擊任務,增額球員代號為 0。

6. 增額球員(Extra Player) : 
  使用增額球員時,先注意以下重點:
 (1) 增額球員是根據英文原意直接翻譯得來,可簡稱「EP」。EP 是額外增加的一位攻擊球員,並不是代替投手或其他野手的指定打擊。在比賽開始前就要決定本場是否要使用EP。如果決定使用,在攻守名單上填寫清楚,而且一定要全場比賽維持使用。不論因任何理由導至不能整場使用EP時,立刻被判沒收比賽(棄權)。
 (2) 使用EP時,變成十一名球員都要打擊,而EP所排定的棒次整場不可改變。
 (3) 含一名EP,所有十一名必須一定要打擊,其他任何十位隊員可依照規定擔任守備。守備位置可以按規則更換,但是打擊順序是不可以交換的。擔任守備的球員和擔任“EP”者不可以相互更換。
 (4) EP可以隨時更換,替補員可以代打,亦可以代跑,並且成為繼任的EP。而這位替補員一定要是尚未上場的非先發球員。

7. 突破僵局(Tiebreaker):
 正規的七局比完,雙方平分,比賽繼續進行時,自第八局開始,每一個半局的第 一打席開始之前,該隊上一局最後一位完成打席的擊球員可以完全佔有二壘,成為無人出局,二壘有跑壘員的狀況,稱為突破僵局。這位特殊跑壘員可以依照替補規則替補。


資料來源:2004 ~ 2006中華民國慢速壘球規則 http://www.cspsa.org.tw/cspsa/rule20046.htm

ctepow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

代號

中文

英文完整

英文簡稱

1

投手

Pitcher

P

2

捕手

Catcher

C

3

一壘手

First-Base Man

1B

4

二壘手

Second-Base Man

2B

5

三壘手

Third-Base Man

3B

6

游擊手

Short Shop

SS

7

左外野

Left-Fielder

LF

8

中外野

Center-Fielder

CF

9

右外野

Right-Fielder

RF

10

自由手

Short Fielder

SF

 

※自由手為慢壘才有

 

 

打擊部分:

TPA        Total Plate Appearances 總打席

SH          Sacrifice Hit 犧牲觸擊

SF          Sacrifice Fly 高飛犧牲打

SB          Steal Base 盜壘

CS          Caught Steal 盜壘失敗

AVG       Batting Average = 打擊率

OBP       On-Base Percentage 上壘率

SLG       SLuGging percentage 長打率

XBH       Extra Base Hit 長打

OPS       On-base Plus Slugging percentage 攻擊指數

GWH     Game Wining Hit = 勝利打點

GDP      Ground into Double Play 雙殺打(也可叫GIDP)

IBB        Intentional Base on Balls 故意四壞

HBP       Hit By Pitch 觸身球

GO/AO  Ground Outs/Air Outs 滾飛比

PO         PickOff 牽制出局

DB         Double/ 2 Base Hit = 二壘安打

TB         Tripple/ 3 Base Hit = 三壘安打

RBI        Runner Batted In = 打點

FPCT    fielding percentage /守備率

LOB      殘壘

 

投手部分:

ERA     Earned Run Average = 投手防禦率

IP         Inning Pitched = 投球局數

CG       Complete Game = 完投

SHO    Shout Out = 完封

GS       Game Started = 先發場數

DB       Dead Ball/ HIP/ Hit by Pitch = 死球

BB        Base Balled/ Walk/ = 四壞球

B          Bulk = 投手犯規

ER        Earned Run = 自責分

SV        Save = 救援成功

WHIP   Walks and Hits per Inning Pitch 每局平均被上壘數

OBA     On-Base Average 被上壘率

H/         被安打

 

ctepow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